引言
昌平区,位于北京市北部,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也是首都未来的新增长极。近年来,昌平区紧紧围绕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路子。本文将深入揭秘昌平区发展新引擎背后的故事,展现其创新发展的脉络。
一、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昌平区立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了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领衔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在医药健康、先进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取得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
1. 医药健康产业
在“生命谷”,昌平区已聚集昌平实验室等多家生命科学领域顶级研发机构,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建成投用。知名科学家创办企业达83家,涌现出单克隆抗体药物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引擎。
2. 先进能源产业
在“能源谷”,昌平区聚集了420家央企机构和213家规上先进能源企业,已成为我国先进能源产业的战略支撑点。支持相关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90兆帕氢气压缩机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带动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
3. 数字经济产业
昌平区依托未来科学城的科创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精准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数字经济领域,昌平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二、双创社区,活力涌动
“回+双创社区”是昌平区为实施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的创新创业集聚区。该社区以“创业与生活有机结合”为特色,已成为全国首个双创社区。
1. 创业环境优化
回双创社区空间布局呈“回”字形,内环定位为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和轻孵化平台等服务机构;外环定位为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孵化与加速。同时,社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及商业配套,补足产城协同发展要素。
2. 创业成果丰硕
回双创社区已建设超百万平米产业空间,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升级;打造完善的产服体系及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资源共享、共创效率;围绕区域重点产业领域及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系列工作,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力。
三、科创金融,助力发展
昌平区积极打造北交所昌平服务基地,以资本市场服务为核心,通过培训辅导、政策对接、企业路演、股债融资等方式,为企业搭建起通往资本市场的桥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 基地建设
北交所昌平服务基地整体面积近1000平方米,分为两层。一层是展览展示大厅,面积约300平方米;二层是企业服务的核心区域,包括6个企业服务窗口、两个路演大厅和多个会议室。
2. 服务成果
基地已举办企业路演、政策宣讲、专项培训等各项活动53场,超1100人到访,来访的企业共59家,其中路演企业19家。
四、消费创新,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昌平区积极创建北京融合消费创新示范区,全面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消费规模和品质都得到明显提升。
1. 消费市场回暖
去年以来,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其中上半年全区社零额增长6.3%,排名全市前列。
2. 消费空间优化
昌平区优化空间规划,加快构建消费新格局,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积极构建“一带三组团”消费空间格局。
五、城市更新,激发存量空间潜能
昌平区激活存量空间潜能,市场化破题再造城市更新动力体系。
1. 城市更新论坛
昌平区举办“再转存2.0”昌平城市更新论坛,推介昌平老城、邓庄酿造厂、北京手表厂等一批存量资源项目。
2. 城市更新项目
昌平区推动昌平老城、邓庄酿造厂、北京手表厂等一批存量资源项目焕发活力,实现城市更新。
结语
昌平区在科技创新、双创社区、科创金融、消费创新、城市更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昌平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路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