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常州市在科技革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探讨常州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及这一进程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常州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

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常州市拥有1260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包括95家重点实验室、39家新型研发机构、11家院士工作站、78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103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联合创新中心

常州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了10家联合创新中心,数量位列全省第二。这些中心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

产业项目推进

总投资468亿元的24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正在常州顺利推进。这些项目预计到2025年实现产值529亿元,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学研合作

浙大研究院、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落户常州,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常州大学设立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常州分中心等产学研平台正在筹备共建中。

院士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干勇等一批半导体学科带头人通过建设院士工作站、担任企业技术顾问等方式,为常州市芯片设计企业注入创新活力。

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布局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常州通过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光宝科技华东营运中心一期在江苏武进正式启用,为半导体产业板块建设提供新动力。

新兴产业布局

常州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等。例如,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成立,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工业城市向“动力电池之都”转变的创新之路。

未来产业布局

常州实体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新能源产业加速领跑。为抢占竞争制高点,常州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

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常州市GDP突破万亿提供有力支撑。

就业机会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生活品质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结语

常州市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常州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繁荣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