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东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肥东县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积极探索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新路径,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矩阵。本文将从肥东县的具体实践出发,揭秘其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新篇章。
一、肥东县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背景
肥东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包公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肥东县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肥东县积极推动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以创新为动力,打造品牌矩阵。
二、肥东县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实践
1. 包公文化品牌矩阵
包公文化是肥东县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肥东县通过以下措施,打造包公文化品牌矩阵:
- 包公故里文化园:以包公出生地和包氏宗祠古遗迹为基础,投资近2亿元,还原宋朝建筑风格,打造全景式展现包公孝、廉、智、正、忠品质的旅游景区。
- 包公文化印记联票:联合合肥、肇庆、开封等地的文旅代表,发布涵盖多个地区包公文化旅游景点并融入包公文化元素的联票,推动区域文化经济协同发展。
- 包公文化日活动:举办包公文化日活动,发布包公文化印记联票,举办宋风市集、宋代收藏展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提升包公文化知名度。
2. 农耕文化品牌矩阵
肥东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为推动农耕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肥东县采取以下措施:
- 农耕文化产业园:建设农耕文化产业园,集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农耕文化品牌。
- 特色农产品: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如肥东大米、肥东花生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 农耕文化体验活动:举办农耕文化节、农耕体验活动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农耕文化魅力。
3. 红色文化品牌矩阵
肥东县是红色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传承红色基因,肥东县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矩阵:
-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如新四军军部旧址、刘邓大军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传承红色文化。
- 红色旅游线路: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 红色文化活动:举办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歌曲演唱会、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弘扬红色精神。
三、肥东县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成效
通过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肥东县取得了显著成效:
- 经济效益:2024年,肥东县游客接待量达8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8.2亿元,成为安徽省生态文旅名县。
- 社会效益:提升了肥东县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自信。
- 生态效益:推动了肥东县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结语
肥东县在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未来,肥东县将继续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