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创新力的突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国企如何强化创新建设,以实现创新力的提升。
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1.1 研发投入增长趋势
近年来,辽宁省国企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以省属企业为例,2021年至2023年的研发投入强度,实现从1.18%到1.53%,再到2.16%的三连涨,2024年力争达到2.67%。这种增长趋势体现了国企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1.2 研发投入的具体应用
这些研发投入被用于支持企业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推动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例如,省属企业在某项目中成功研发出新型材料,通过市场推广,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强化创新主体地位
2.1 政策支持
辽宁省制定印发《关于推进省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省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等文件,为国企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
2.2 激励机制
省国资委出台《关于支持省属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丰富激励方式、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省属企业从产业布局、项目攻关、培育数字产业等方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三、营造科技创新生态
3.1 完善激励政策
省国资委积极完善激励政策,将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承担国家及省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对成效显著的给予加分奖励。
3.2 优化创新生态
整合省属企业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以市场化运营机制、多元化投资方式、企业化管理模式,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四、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4.1 战略引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是多维度的,因此,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的工程。政策层面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以及多个配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高质量混改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4.2 创新活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释放企业创新活力,实现不同资本在企业微观层面的高效互补和有机结合。
五、建设科技领军企业
5.1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建设一批创新力、竞争力比肩世界一流企业的科技领军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5.2 强化要素集聚
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加快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
六、总结
国企创新力的突破需要从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化创新主体地位、营造科技创新生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建设科技领军企业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这些措施,国企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力,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