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治理的革新脚步中,每一位参与者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心得。以下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社会治理探索心得分享,旨在为读者提供借鉴与启发。
一、社区治理:从“政府管理”到“多元共治”
1.1 改革背景
近年来,社区治理面临着从传统的政府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区治理。
1.2 改革实践
1.2.1 武侯区:网格立体化、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
武侯区通过整合社区工作站、流管站、综治站等资源,成立了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站,将社区工作人员整合成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员队伍。同时,政府通过向社会发包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项目,减轻社区负担,扶持多元社会主体发展。
1.2.2 休宁县:全覆盖遍访、差异化走访、跟踪式回访
休宁县通过全面掌握村情民意,有效防范社会稳定风险。他们探索了全覆盖遍访、差异化走访、跟踪式回访等社会治理新路径。
1.3 改革心得
社区治理的多元化、社会化改革,有助于提高社区治理效能,满足居民多元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层社会治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2.1 改革背景
基层社会治理经历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求从传统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强调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2.2 改革实践
2.2.1 马陆镇:“We家行动”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通过“We家行动”,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形成了符合嘉定新城实际、凸显嘉定新城特色的社区共治自治工作新模式。
2.2.2 黄岛区:“六化六实”社会治理创新体系
黄岛区形成了六化六实”的社会治理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2.3 改革心得
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基层治理现代化:党建引领与公众参与
3.1 改革背景
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3.2 改革实践
3.2.1 北京市石景山区:“智网实格”建设
北京市石景山区通过“智网实格”建设,将物业、公安、综治、家庭医生等力量下沉到网格里,为社区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
3.2.2 成都市:“多部门联合接访机制”
成都市通过多部门联合接访机制,有效解决条块分割、牵头无主、研判不足、管理无序等问题,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3.3 改革心得
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党建引领和公众参与,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总结
在社会治理的革新脚步中,各地区、各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