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而创新则是推动基层建设不断前进的动力。本文将深入分析基层建设中的成功案例,解码其创新亮点,以期为我国基层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福建福州市仓山区仓前街道:“小楼模式”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
仓前街道地处城市小区密集区域,面临邻里凝聚力不强、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仓前街道探索出“小楼模式”,以小治大、以治促兴,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大格局。
1. 聚焦组织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
- 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党支部、物业自治组织、共建单位“四位一体”的小区治理组织架构,增强党组织在小区自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 创新组织模式:健全“一人参与,多方共建”的组织新模式,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小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2. 党员带头,邻里互动,部门参与
- 党员带头:通过党员自荐、居民推荐的形式推选出贴心、公认的党员楼栋长,协同推进物业。
- 邻里互动:以党员牵丝线串联小区楼上楼下,为小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 部门参与:试行以党员带头、邻里互动、部门参与的方式积极参与党建活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小区微治理。
二、江苏涟水:“红色代办”服务模式
江苏涟水针对偏远村居办事难的问题,创新推出“红色代办”服务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党员干部当起“红小二”,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1. “向下看”找准创新切入点
- 基层党建工作要通过向前看、向下看、向后看找准创新的路径与切入点。
- “向下看”即基于基层的实际、实情,将特色的聚焦点不断地向下细分,从而找到创特色的源头。
2.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党员干部当起“红小二”
- 面对偏远村居办事难的问题,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入手,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整合汇聚资源。
- 通过“红色代办”服务模式,为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解决偏远村居办事难的问题。
三、琼结县拉玉乡:党建创新案例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琼结县拉玉乡通过举办党建创新案例大赛,激发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治理提效、生态优化的多赢局面。
1. 创新党员管理模式
- 通过“文化银行”积分制网格化治理,带动全村基层治理达标率提升至98%以上。
- 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氛围越来越浓。
2.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 通过支部牵头整合土地资源,成立自强农机具合作社,采取订单农业品牌营销模式,实现村集体收入突破120万元。
四、总结
基层建设成功案例中的创新亮点,为我国基层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基层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