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纠纷案件日益增多,执行难问题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法院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提升执行效率。建昌法院执行宣传创新局作为其中的一员,积极探索司法执行新突破,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执行宣传创新局的主要职责
- 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如新闻发布会、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司法执行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 创新执行方式:针对执行难问题,探索新的执行手段和策略,提高执行效率。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公安、银行、工商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打击拒执行为,保障执行工作顺利进行。
- 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公开执行案件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司法透明度。
三、司法执行新突破
1. 执行悬赏与交叉执行
执行悬赏
法院通过发布悬赏公告,利用社会力量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例如,在隐匿财产或行踪的案件中,通过悬赏执行机制,有效提高了执行效率。
交叉执行
最高法推广的交叉执行(指令执行、提级执行)有效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例如,山东省某化工公司知识产权侵权案通过提级执行,促成技术许可使用费和解。
2. 新兴财产查控的司法应对
针对虚拟资产、保险等新型财产,山东检察机关通过穿透式审查,发现法院遗漏保单现金价值,推动建立收益类保险核查机制。
3. 执行力度与温度的动态平衡
强制措施的威慑与善意执行的融合
惩戒警告:山东某物业公司案中,法院通过涉嫌拒执罪风险预告,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 刚柔并济:山东法院对拒不履行的左某采取司法拘留,但通过释法明理促成家属主动还款。
执行和解的边界与风险防范
山东法院对达成和解后仍拖延履行的程某,果断查封房产并启动拍卖程序,防止和解沦为缓兵之计。
4. 涉民生案件与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
民生案件绿色通道与执行回访
最高法要求对农民工工资、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优先执行,并建立常态化绿色通道。
企业执行中的生存权保护
强调活封措施,允许企业继续使用被查封的生产设备,避免因执行导致经营瘫痪。
5. 信用惩戒与修复的制度完善
失信名单动态管理
2025年全国失信名单人数十年来首次下降,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
四、总结
建昌法院执行宣传创新局在司法执行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了有益经验。未来,建昌法院将继续深化执行改革,创新执行手段,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