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活力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国在基层组织中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揭秘基层组织体系创新之路,以期为我国基层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政治属性是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属性,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是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的前提性要求。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
强化政治方向: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兴边富民等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引领示范作用。
加强党的领导: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强对村民委员会、农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农牧民合作组织等领导,引领各类基层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
二、健全组织体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完善城市基层组织体系:以居民小区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在小区网格建立党支部,楼栋或单元建立党小组,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城市基层组织体系。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主动亮明身份,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和群众监督,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凝聚身边群众,参与社区治理。
三、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构建差异待遇体系:坚持村干部待遇挂钩工作实绩的理念,搭建支部核心强、两委”班子强、党员队伍强、集体经济强、社会治理强的“五强”赛道,形成基本补贴实绩补助集体经济奖励”的补贴体系。
推行“四个聚焦”举措:聚焦平战转换”健全领导机制、聚焦前沿需求”配置战斗力量、聚焦最后一米”筑牢基层堡垒、聚焦话语权重”增效社区监督,提升社区统筹能力。
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发展:党的领导是基层民主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始终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创新基层民主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五、结语
基层组织体系创新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措施,我国基层组织体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基层组织体系创新,为我国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