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在基层治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五治融合”的理念指导下,基层治理呈现出新的突破。本文将从“五治融合”的内涵、实践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共筑和谐社区新篇章。

一、五治融合的内涵

“五治融合”即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共治的有机融合。具体而言:

  1. 法治:依法治理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 德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风尚,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3. 自治: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主体地位,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4. 智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治理。
  5. 共治:加强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居民等多方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二、五治融合的实践路径

  1. 法治建设: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完善基层法律法规体系,为基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2. 德治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道德教育,提升全民道德素质。
  3. 自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发挥其作用;加强基层民主协商,让群众参与基层治理。
  4. 智治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信息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5. 共治建设: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居民等各方的沟通协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三、面临的挑战

  1. 法治建设:基层法治观念有待提高,执法力度不足,法治环境有待改善。
  2. 德治建设:道德教育有待加强,社会风气有待改善。
  3. 自治建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有待完善,群众参与度有待提高。
  4. 智治建设:科技手段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有待拓展,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5. 共治建设: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居民等多方参与度有待提高,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四、结语

五治融合是基层治理的新突破,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入推进五治融合,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