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国基层治理领域发生深刻变革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各地基层政府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基层治理创新的理念、实践和成效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基层治理创新的理念

1.1 以人民为中心

基层治理创新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意味着基层治理要从过去的“管理”思维转变为“服务”思维,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2 智慧治理

智慧治理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提高治理效率。

1.3 依法治理

依法治理是基层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在创新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确保治理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

2.1 深化简政放权

各地基层政府积极探索深化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行“一网通办”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2.2 加强社区治理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各地基层政府注重加强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例如,浙江省杭州市推进“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实现精细化管理。

2.3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任务。各地基层政府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基层治理创新的成效

3.1 提升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创新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例如,广东省深圳市通过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3.2 优化服务供给

基层治理创新推动了服务供给的优化,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例如,江苏省苏州市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3.3 增强群众满意度

基层治理创新使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报告》,2016年我国城市居民对政府治理的满意度达到历史新高。

四、总结

2016年,我国基层治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