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位于北京市北部,是北京市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先锋地带。近年来,昌平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构建现代化新城,引领区域发展新潮流。本文将从昌平区的科技创新环境、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揭秘。

一、科技创新环境

昌平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平台,已构建起“两谷一园”的创新发展格局,即“生命谷”、“能源谷”和沙河高教园。这一格局为昌平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 丰富的科研资源

昌平区拥有69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0个工程技术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市的1/3以上。这些科研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 高水平的研发投入

昌平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5%的较高水平,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3. 优秀的创新团队

昌平区聚集了众多高素质人才,其中包括38家上市企业、700家专精特新企业、61家小巨人企业和5家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为昌平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产业发展

昌平区以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加速未来产业布局。

1. 医药健康产业

昌平区重点布局创新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药械供应链和美丽健康等领域。与申万宏源、君联资本、水木创投、辰德资本等标杆基金公司合作,发挥资本的引领作用。

2. 先进能源产业

昌平区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先进能源产业,加速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布局。

3. 先进制造产业

昌平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推动先进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三、人才培养

昌平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以下措施推进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1. 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昌平区建立了7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中基地、13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基地、13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基地。

2. 推进科教融合

昌平区发挥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昌平分院的引领作用,打造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共同体,推进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3. 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团队

昌平区聘任高校科研人员作为科技副校长入驻中小学,引领各校科学教育发展。

四、总结

昌平区作为未来科技创新的先锋地带,通过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和加强人才培养,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未来,昌平区将继续发挥其优势,引领区域发展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