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融合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产业协同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地区发展新模式,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典型模式及其成功经验。
一、创新地区发展新模式概述
1. 村居融合模式
村居融合模式是指将村庄和社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这种模式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社区治理等方式,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2. 开发区行政区模式
开发区行政区模式是指将开发区与行政区相结合,实现区域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和城市管理一体化。这种模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产业融合模式
产业融合模式是指通过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创新地区发展新模式案例分析
1. 金昌市村居融合模式
金昌市通过实施“村居融合”改革,探索出一条兼具效率与温度的基层治理新路。该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
- 建立进城农民户口双登记制度,实现城乡要素流动更顺畅、服务更均等;
- 推行“五融合三不变”工作思路,即在组织机构、阵地建设、户籍管理、公共服务、社区治理融合一体,村级建制、涉农政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保持不变;
-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和韧性。
2. 昌平区土地利用团队创新模式
昌平区土地利用团队在破解城乡融合用地难题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昌平特色的实践路径。主要做法包括:
- 建立土地管理昌平范本,如“共用宗”解决方案,维护各方权益,绕开传统分宗的繁琐程序;
- 探索打通涉地手续办理路径,创新采用“国有资产无偿调拨、补缴土地出让价款”的供地模式,破解土地划转困局。
3. 武江区“村改居”模式
武江区通过“村改居”试点工作,探索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下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主要做法包括:
- 坚持人民至上,广纳民意,选点先行先试;
- 做好前期调研,充分准备,遵循完成试点、逐步推广,成熟一个、改革一个,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的思路;
- 发挥村民与上级党委、政府沟通桥梁的作用,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及时汇总向上反馈。
三、创新地区发展新模式总结
创新地区发展新模式为破解城乡融合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各地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