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党小组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小组生活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需求。本文将通过分析多个创新案例,探讨如何使党小组生活更加生动、有效。

党小组生活创新案例解析

案例一:资环学院804党支部第四党小组创新党小组会新形式

背景:为加强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资环学院804党支部第四党小组采用了辩论会、研讨会等新形式召开党小组会。

内容:以“多民族国家与单一民族国家究竟哪种更具优势与发展潜力?”为议题,正反双方展开激烈辩论。

成效:激发了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热情,提高了党员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案例二:《组织生活会我规范》视频示范课

背景:为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市委组织部开展“我规范”系列党员教育主题活动。

内容:通过视频示范课,直观展示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生动场景。

成效:帮助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学习践行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案例三:让组织生活会“活”起来

背景:为提高组织生活会的实效性,需要创新方式、更新观念、增强实效。

内容:运用现场教学、分组讨论、集体活动等方式活化组织生活形式;利用新媒体探索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型组织生活模式;将组织生活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

成效:拉近党群距离,激发党员积极参与、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热情。

案例四:心理卫生中心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我请支部了解我”

背景:为加强党小组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了解,心理卫生中心党支部开展“我请支部了解我”的党小组活动。

内容:党员进行自我介绍,分享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等,并开展有奖问答。

成效:加深了党员对彼此的了解,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案例五:数统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

背景:为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数统学院09级本科生党支部实行绩效考核入党积极分子。

内容:制定一系列考核标准,涵盖政治素质、专业学习、行为规范、群众基础等方面。

成效:拓宽了选拔优秀学生入党的渠道,提高了党员队伍的素质。

案例六:特色党小组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背景:为优化党组织设置,城市基层社区开展了特色党小组创建活动。

内容:从党员的年龄、职业、业余爱好、活动场所、家庭住所等方面出发,建立特色党小组。

成效:形成了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特色党小组的三级管理网络,激发了党员能动性,扩大了党小组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案例七:珠晖区里巷工作法

背景:为解决老旧城区里巷治理难的问题,珠晖区创新推行里巷工作法。

内容:通过居民代表走访入户、开展微行动;设立微岗亭;推进微项目;建立微平台;实现微心愿。

成效:建立了伞状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打造了居民参与型社区协商治理新模式,有效化解了群众诉求。

总结

党小组生活创新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创新党小组生活形式,提高党员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使党小组生活更加生动、有效,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