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旨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强化监管,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编办作为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其在“放管服”创新中的成功之道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将从青岛胶州市、日照市东港区、德州宁津县等地的实践案例出发,解码编办改革成功之道。

一、简政放权,破除发展障碍

  1. 加大放权力度:取消无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权力事项,精简幅度达49.8%。
  2. 委托下放审批权限:将市级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实施,为扩权强镇建设扫除体制机制障碍。

二、转变监管方式,提供保障

  1. 构建大监管体系:编制完成331项监督监管制度,涉及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
  2.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建立完善互联网监管平台,以科学有效的监管,促进企业主动的转型升级。

三、优化服务流程,增添动力

  1. 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大网上审批力度,建立全市统一的事项数据库,实现由线下审批到线上审批转变。
  2. 推广并联审批:为企业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积极推进对建设项目实施“一号通”和统一收发件”,实现一站式服务。

四、深化审批体制改革

  1. 全面推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打造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政务服务新平台。
  2. 全面完成机关内设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市级机关职责,优化服务流程。

五、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

  1. 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负担,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 精简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缩短企业注册登记所需时间,畅通准入通道。

六、创新征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1. 构建个私网格化征管体系:将征管范围向纵深延伸,实现征管全覆盖。
  2. 利用专业市场税务延伸点的业务职能:实现监管再强化,提升监管水平。

七、总结

编办在“放管服”改革中,通过简政放权、转变监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深化审批体制改革、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创新征管机制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也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