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治理需求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创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围绕基层治理创新,探讨一些公考必备的实用措施。

一、基层治理创新概述

1.1 基层治理的概念

基层治理是指在社会基层组织、社区、村庄等基层单位,通过依法管理、民主协商、社会参与等方式,对公共事务、社会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1.2 基层治理创新的意义

基层治理创新有助于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层治理创新实用措施

2.1 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2.1.1 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 提升领导班子素质,选拔任用政治坚定、作风优良、能力突出的干部。
  • 完善领导班子考核机制,激发领导班子工作活力。

2.1.2 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 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基层组织队伍。
  • 加强对基层组织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

2.2 深化基层民主协商

2.2.1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 建立健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
  • 保障基层群众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2.2 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实践

  • 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协商民主活动,如居民议事会、村民议事会等。
  • 鼓励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3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2.3.1 强化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基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2.3.2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

  • 推进网格化管理,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

2.4 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4.1 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质量

  • 优化基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 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可及性。

2.4.2 拓展基层公共服务内容

  • 针对基层群众需求,拓展基层公共服务内容,如养老服务、就业服务、医疗保健等。

三、结语

基层治理创新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基层群众共同努力。通过以上实用措施,有望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