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安全监管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本文将揭秘食品安全新策略,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管控点子守护餐桌健康。

一、源头管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

1. 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

农业农村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通过试行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对采用安全绿色优质种植养殖方式、能够保障质量安全的,适当降低巡查检查频次,抽检合格后上市;对生产方式存在较高质量安全风险的,加强过程管控,采收出塘前严格把关,每一批都要速测,提高监管的精准性。

2. 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出证管理

农业农村部要强化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出证管理,完善禁止对牲畜、禽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将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作为肉类产品进货查验的基础凭证。

二、过程监管:食品贮存、运输、寄递环节纳入监管体系

1. 食品贮存

食品贮存主体应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必备的贮存条件,实施全过程记录,严格风险管控。贮存委托方应对受托方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进行审核。

2. 食品运输

建立食品运输协同监管机制,加强食品运输全过程监管。建立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明确运输散装液态食品车辆的食品安全准入条件和技术标准,核发食品准运证明,确保专车专用。

3. 食品寄递

将寄递配送纳入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寄递配送环节的监管。

三、风险防控:常态化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1. 养殖场、屠宰场、农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领域监管

常态化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如同给食品安全装上了预警雷达。用好国家、省级农产品追溯平台和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能够实现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精准监控。

2. “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策”

实施“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策”,让风险排查与管控做到精细化、个性化,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四、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

1. 市食安委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

市食安委发挥好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如同作战指挥中枢,能够高效调配资源,分析形势,解决问题。

2. 县区政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

县区政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将工作细化到基层,确保每一项监管措施都能落地生根。

3. 各成员单位加强督促检查

各成员单位加强督促检查,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

五、总结

食品安全新策略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源头管控、过程监管、风险防控和责任落实,我们可以更好地守护餐桌健康,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