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座位于中国南部的海滨城市,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型城市,其崛起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文将深入解析深圳如何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历程,探讨其背后的政策、环境和人才等因素。

一、深圳创新之路的起点

  1. 改革开放的春风 深圳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自1979年设立以来,就承载着改革的使命。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深圳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为创新奠定了基础。

  2. 三来一补政策 80年代,深圳实施了“三来一补”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为深圳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

  1. 原始积累阶段 80年代,深圳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积累了初步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力量。香港三来一补电子产业向深圳转移,为深圳的电子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2. 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90年代初,深圳开始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要战略,吸引了大量科技人员和科研成果。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化战略和移民城市的氛围,使得深圳成为孔雀东南飞现象的最大受益者。

三、深圳创新生态的构建

  1. 政策支持 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如“秒批”深圳90”、区块链电子发票等,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科技体制改革 深圳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行项目推荐悬赏制、评审专家邀请制、项目评审主审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3. 人才培养与引进 深圳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为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四、深圳创新成果的展现

  1.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2020年1月至11月,深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5454亿元,同比增长3.3%。

  2. 研发投入 预计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3%。

  3. 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1.8万家,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五、深圳创新之路的经验与启示

  1. 政策引领 政府应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2. 市场驱动 市场需求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应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3. 人才为本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4. 开放合作 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创新。

深圳的崛起之路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深圳将继续发挥其创新优势,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