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宜昌创新之路:城市转型新动力
近年来,宜昌市在推动城市转型和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到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宜昌市以其独特的创新之路,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将从宜昌市的城市转型新动力出发,深度解析其创新之路。
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宜昌市的城市转型新动力之一
宜昌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通过建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实现了顶层设计高位决策,建设推进上下联动。此外,宜昌市实现了光纤村村通、3G/4G网络全覆盖、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等,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纤村村通:2014年实现光纤村村通,目前农村通光户已达到41%,计划2018年全市农村户户通光纤。
网络覆盖:全市实现3G/4G网络覆盖;实现了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
云计算中心:由企业投资、政府购买服务,建设湖北三峡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
网络舆情监控: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平台及网络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五个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即一单(公共服务清单)规范、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卡通用。
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宜昌市的城市转型新动力之二
宜昌市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集聚高质量人才队伍。上半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2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增速12.8%、高于全省6.6个百分点。
强化创新核心地位: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出台相关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支撑。
深化科技创新系统布局:以三峡实验室、宜昌高新区、宜昌科教城、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市域创新联合体、宜荆荆恩科创走廊为核心,构建“一室、一区、一城、一圈、一体、一廊”的六个一”建设布局。
高起点打造区域科创中心: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将宜昌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列为五中心”之首,配套出台政策体系和创新布局。
高标准建设三峡实验室:依托兴发集团牵头,聚焦磷化工等领域,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三、总结
宜昌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转型提供了新动力。在今后的发展中,宜昌市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