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基础医学院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推动医学进步、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本文将探讨基础医学院在创新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解码医学未来的发展蓝图。
创新研究中心的成立
为满足科研工作需求,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基础医学院成立了创新研究中心。该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提供科研培训及设备使用平台,旨在提高实验结果的质量,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出,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拓展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中心定位与设备
中心主要定位医学研究常用中型仪器设备,以满足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的研究需要。各类设备实行非盈利有偿使用,所有收入用于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修,以保障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设备应用案例
- 化学发光荧光凝胶成像系统 ChampChemi610 plus:主要用于DNA/RNA普通凝胶成像、SDS-Page胶成像,ECL、ECL Plus、Western blot、Northern blot、Southern blot、Dot blot等发光成像,电化学自发光成像,自发光生物芯片检测成像等。
- 荧光定量PCR仪 QuantStudio3:主要应用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病原微生物的精确定量、疾病机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物种鉴定、表观遗传学如甲基化、乙酰化、MicroRNA等领域的研究。
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
基础医学院定期举办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为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论坛上,专家们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验设计经验,激发师生的创新思维。
双创工作特色
基础医学院于2018年启动了“式闾计划”,建立了双创工作的管理团队、导师团队和运行机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指导专家团队
来自基础医学院的15位导师被聘任为“式闾计划”指导专家,他们将组成专业指导团队,在后期项目培育中对各立项项目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提升与完善。
功能多组学研究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院医药学实验管理中心主任余星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功能多组学研究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他强调,多组学技术在中国精准医疗中起到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糖组学的研究在医学发展上的贡献。
精准医疗的定义与发展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通过多组学技术等前沿科技,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的个性化精准治疗。
糖组学的研究
相比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糖组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文献精读大赛
基础医学院举办文献精读大赛,旨在提升师生的文献筛选、分析与创新转化能力。
比赛过程
参赛选手围绕文献选取依据、学术价值、创新性观点等维度进行系统阐述,全面呈现研读的学术成果。
比赛成果
本次文献精读比赛决赛成绩由现场评委打分(80%)和微信投票(20%)两部分构成。
未来医学+创新公开课
基础医学院开展未来医学+创新公开课系列课程,旨在打造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
课程主题
本期课程以“医理融合,探源拓新”为主题,邀请专家围绕医理融合展开前沿话题的探讨。
总结
基础医学院在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医学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基础医学院将继续为推动医学进步、培养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