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一直以来都是创新和发展的前沿阵地。随着“八八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浙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揭秘浙江如何培育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变革的先锋力量。

一、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

浙江省明确提出要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即三大科创高地和十五大战略领域。这一体系旨在通过聚焦重点领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1. 三大科创高地

  • 互联网:浙江省拥有阿里巴巴、网易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产业已成为浙江的支柱产业。
  • 生命健康:浙江省在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生命健康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 新材料:浙江省在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纤维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2. 十五大战略领域

包括云计算与未来网络、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微电子与光电子等,这些领域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相关。

二、坚持人才引领,强化创新驱动

浙江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通过以下措施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1. 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浙江省通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完善选拔机制、加强作风建设等措施,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2. 招引智汇人才队伍

浙江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同时,优化创新环境,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 提升壮大劳动队伍

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撑。浙江省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待遇等措施,提升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实施“鲲鹏行动”计划,打造人才高地

浙江省实施的“鲲鹏行动”计划,旨在用5年时间,面向世界引进200名左右处于科技变革和产业发展前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灵魂人物。

1. 精准引进顶尖人才

“鲲鹏行动”计划坚持顶尖、全职、海外、年轻标准,不看头衔看实力,不看过往看当下,充分信任、充分授权,为入选专家提供全方位集成式支持。

2. 打造人才品牌效应

通过“鲲鹏行动”计划,浙江省已吸引集聚了一批顶尖人才,人才品牌效应、集聚效应、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四、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浙江大学作为浙江省最高学府,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

1.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浙江大学设立启真问学教授学术小组、青青计划等导学项目,依托高能级平台引导高层次人才全面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 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陆续建设医学、信息等7个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推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相匹配。

五、总结

浙江省通过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坚持人才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实施“鲲鹏行动”计划等措施,成功培育了一批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变革的先锋力量。未来,浙江省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