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康复治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分支,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系列创新技术在治疗室中的应用,正在重塑康复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创新技术,以及它们如何改变我们的康复治疗方式。

一、ERAS治疗方案:加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

1.1 ERAS的概念与内涵

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即加速康复外科,由丹麦外科医生Henrik Kehlet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它旨在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一系列循证医学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和应激,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2 ERAS的发展

2014年7月,欧洲加速康复外科协会出台了《胃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指南》。我国对ERAS的研究应用较早,解放军南京总医院黎介寿院士团队从2006年开始在胃肠外科开展ERAS理论和临床实践研究,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向全外科领域推广。

二、康复机器人的崛起

2.1 羿生上肢康复机器人A2

司羿智能发布的羿生上肢康复机器人A2,采用全方位移动底盘和高精度光学定位技术,主要面向脑卒中患者。该产品打破了传统康复机器人的体积大、重量大、性价比低的限制,具有更轻便、更高性价比的特点。

2.2 康复全周期覆盖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脑卒中人数达1318万,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240万。羿生上肢康复机器人A2的问世,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粒子植入技术:肿瘤治疗的革命

3.1 粒子植入的起源与发展

粒子植入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2000年前后引入中国,属于内放疗。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一科率先在省内开展此项技术。

3.2 粒子植入的优势

粒子植入具有高效、安全、精准等优点,是治疗肿瘤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2015年8月,我科开展3D导航模板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使得该技术更加精准、规范,疗效更加确切。

四、医疗机器人与远程手术:数字化创新

4.1 医疗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利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在医疗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具有高精确性、可控性、可视化等特点。

4.2 远程手术

远程手术通过高速互联网连接,将外科医生与患者隔离开,却能够实现实时的手术操作。这一创新在跨地域合作、医疗资源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

创新技术在治疗室中的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康复治疗方式。从ERAS治疗方案到康复机器人,再到粒子植入技术和医疗机器人与远程手术,这些创新技术正在为患者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精准的康复治疗体验。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康复治疗领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