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非公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非公党建需要不断创新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非公有制经济,推动企业和谐发展。本文将从非公党建的发展历程、创新实践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非公党建的发展历程

  1. 起步探索阶段(1979-1997年):这一阶段主要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进行破题和探索,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基本框架。

  2. 大力发展阶段(1997-2002年):这一阶段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组建率为重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为非公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全面加强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这一阶段重点关注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用发挥和党员管理,推动非公党建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三、非公党建的创新实践

  1. 强化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推动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例如,台州在非公党建中实施“十八法”,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技术革新等紧密结合。

  2. 创新党建活动: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党建活动,如主题党日、文化交流、专题研讨、志愿服务等,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注重对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书记和党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4. 推动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5.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通过结对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未来展望

  1. 深化党建工作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 加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 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注重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互促互进。

  4.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队伍。

总之,非公党建在新时代要不断创新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非公有制经济,推动企业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