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昌学院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思政新课堂,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沉浸式智慧课堂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创新中心,以“VR雨课堂”等新技术为支撑,通过智慧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小剧场等设施,实现全程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课堂教学。该中心采用微课、小剧场、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展现思政课魅力,打造高沉浸、强交互的思政课堂。
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交桥式课堂模式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筑牢第一课堂、创新第二课堂、探索网络课堂,构建“立交桥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都能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立体化、多元化。
三、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助力思政课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辩论式教学、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多种方法改革思政课。特别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对话式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活跃起来,解决了理论抽象、道理深奥的难题,提升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四、许昌学院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三全协同、四系融通
许昌学院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贯穿始终,打造了“春雨”、“夏荷”、“莲芯”等实践育人品牌。通过建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和保障为一体的大思政课体系,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全面升级。
五、江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维立体教学模式
江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教学课堂、线上课堂、社会课堂相融合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通过革新理论主课堂、拓展育人空间、推进理实一体,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
结论
以上高校在思政课教学创新方面的实践,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新时代,高校应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具有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政新课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