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抗癌新药的研发成为了全球药企竞争的焦点。在这场激烈的竞赛中,各大药企纷纷投入巨资,力求在抗癌领域取得突破,引领风骚。
一、跨国药企:技术优势与市场布局
跨国药企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市场布局,在抗癌新药研发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1. 辉瑞:聚焦乳腺癌、肺癌等高发瘤种
辉瑞在2024年进博会上展示了其在抗肿瘤领域的多样化产品组合和广泛的产品管线。其中,新型双重机制PARP抑制剂甲苯磺酸他拉唑帕利胶囊备受瞩目,该药物已于10月底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前列腺癌。此外,辉瑞还展示了在研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PROTAC 小分子 Vepdegestrant (ARV-471)。辉瑞肿瘤专注于小分子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和其他免疫疗法三种核心技术平台,聚焦乳腺癌、肺癌、泌尿生殖系统癌症、血液肿瘤等主要癌种,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上市超过15个肿瘤领域的新产品和适应证。
2. 罗氏:血液肿瘤与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创新
罗氏在血液肿瘤方面展示了首个在全球上市的用于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创新药Lunsumio(Mosunetuzumab)。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罗氏的PI3K抑制剂伊那利塞(Inavolisib)备受期待,该药物有望为HR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
3. 强生:首创皮下注射双特异性抗体
强生展示的塔奎妥单抗注射液(Talquetamab)是一种首创的、现货型、皮下注射的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结合T细胞上表达的CD3和MM细胞上表达的GPRC5D,后者是一种多发性骨髓瘤新型靶点。该产品已在美国和欧盟获批,用于单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并正在推进在中国注册上市。
4. 默沙东:肿瘤免疫治疗与HPV疫苗
默沙东在中国积极开展肿瘤治疗相关临床研究项目,覆盖了肺癌、肝癌等多个瘤种。其重点展品包括HPV疫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等,展示了其在肿瘤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全面布局。
二、本土创新药企:崛起力量与“出海”加速
本土创新药企近年来发展迅速,凭借其在特定领域的专注和创新,逐渐在全球抗癌新药研发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1. 齐鲁制药:重磅研发成果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齐鲁制药的1类靶向抗癌新药齐倍安(艾帕洛利托沃瑞利单抗注射液)于2024年9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该药物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PD-1/CTLA-4双功能组合抗体,产品历时7年自主研发,获批上市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两年。此外,齐鲁制药的另一款1类靶向创新药伊鲁阿克片(启欣可)也已于2023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2. 先声药业:与艾伯维达成许可选择协议
先声药业集团旗下抗肿瘤创新药公司先声再明与全球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AbbVie)宣布,双方已就先声再明的在研候选药物SIM0500达成许可选择协议。SIM0500目前正在中美两国开展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I期研究。该药物是一款人源化GPRC5D-BCMA-CD3三特异性抗体,由先声再明通过其专有的T细胞衔接器多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开发。
3. 恒瑞医药:创新药海外独家许可,潜在总额超10亿美元
恒瑞医药宣布,将公司自主研发的Delta样配体3(DLL3)ADC创新药SHR-484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IDEAYA Biosciences公司。根据协议条款,IDEAYA Biosciences将向恒瑞医药支付7500万美元首付款,研发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2亿美元,销售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7.7亿美元,潜在付款总额达10.45亿美元。恒瑞医药已成为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