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拥抱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构建起一条创新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强调,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技术的发展,以此赋能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

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经济发展的韧性与竞争力。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中盐内蒙古化工的科技创新实践

中盐内蒙古化工通过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全面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各类科技攻关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盐湖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解决了盐湖资源品位及水位下降问题,增加年产能10万吨,实现盐湖可持续发展及降低生产成本。
  • 一次盐水自动化研究与应用:提高了自动化运行程度,达到节水减排目标;实现了液氯储槽自动倒槽,降低操作风险。
  • 聚氯乙烯改性树脂软制品:丰富了公司产品种类,提升了装置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科创改革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坚持以科技赋能改革,以创新驱动发展。从政策落实、项目策划、制度完善、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六方面按下快进键,跑出科创改革“加速度”。

  • 政治领航强基,政策赋能增效: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对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等要素的统筹部署。
  • 布局技术攻关,校企协同破局:积极对接怀柔实验室、中国中车等高层级创新组织,围绕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等前沿领域积极筹备策划重大科技项目。
  • 创新制度标准,考核激励提效:制定发布《横向科技项目管理标准》《项目验收审查注意事项清单》,优化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人才驱动,助力产业腾飞

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通过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内蒙古旭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战略

内蒙古旭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聚焦金属粉体材料及功能性浆料领域,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

通辽市“科技助企行动”

通辽市积极响应自治区“六个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科技助企行动”系列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创新服务。

  • 高校博士走进企业:邀请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博士走进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难题。
  • 科研院所走进企业:各大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将针对企业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科技赋能,未来可期

在科技赋能和创新链驱动的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未来,内蒙古自治区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