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领导干部扮演着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强烈的担当精神,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担当精神的重要性

担当精神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是党性的体现。它要求领导干部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迎难而上。

1. 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党性的表现。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紧密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

2. 担当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能够激发团队士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困境险境中担当作为,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领导干部要具备创新意识,勇于突破常规,探索新路子。

1. 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艰巨的困难挑战。领导干部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新举措、新方法。

2. 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

创新能够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工作内在动力。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担当与创新的平衡之道

1. 坚持守正创新

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守正创新关键要义,在变革中不失方向,在坚守中寻求突破。以守正筑牢本质根基,以创新激发活力源泉。

2. 注重实践探索

领导干部要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敢于在新的领域进行尝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

3. 强化团队协作

领导干部要注重团队协作,发挥集体智慧。在团队中营造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形成强大的合力。

4.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的创新活力。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敢担当、不愿创新的干部进行教育和调整。

四、案例分析

以包头市为例,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文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包头市通过开展“一治三转”百日攻坚,许多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克服各种困难,一大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充分体现了领导干部在担当与创新中找到平衡的重要性。

总之,领导干部要在担当与创新中找到平衡,既要具备强烈的担当精神,又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