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政工作在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政部近年来积极推动社会服务领域的改革创新,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有效破解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难题,为社会服务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社会救助领域的创新实践

1. 融救助机制

在陕西省宜川县,民政部门创新实施了“融救助”机制,通过整合部门职能、资金与项目,构建起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为低收入人口提供精准救助。

2. 一事一议机制

在福建省泉州市,民政部门建立了“一事一议”机制,针对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级分类集体会商研判等办法,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效率。

3. 两项政策衔接并轨

在甘肃省庄浪县,民政部门推动“防止返贫帮扶”与“低收入人口救助”两项政策并轨,通过创新对象认定标准,将更多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

二、养老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

1. 养老服务技术人才职能等级认定政策

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建立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体制机制,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

2. “桃仙子照护”模式

在山东省肥城市,民政部门创新“桃仙子照护”模式,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专业照护服务,有效解决照料缺失问题。

三、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

1. 党建引领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浙江省建德市等地,民政部门通过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2. “弱有众扶”创新实践

在浙江省,民政部门以“弱有众扶”创新实践,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智能感知,提高救助效率。

四、总结

民政部创新实践在社会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破解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难题,为社会服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民政部将继续深化创新实践,推动社会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