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和空间利用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探索。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平谷区如何通过场地创新,解锁城市空间的新潜能。
一、平谷万达广场: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平谷万达广场作为平谷区商业发展的新地标,将城市空间与公园景观巧妙融合。其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的束缚,引入了双首层设计,将负一层变为感官体验的首层,围绕环形绿地中央公园打造聚客留客的圈层社群氛围。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商业空间的利用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购物体验。
二、微旅游购物与公园式商业的无边界液态化消费体验
平谷万达广场的设计理念还体现在对微旅游购物与公园式商业的结合上。通过打破传统主力店的概念,将中庭作为主力店的一部分,实现垂直和水平层面的可变通、可调整,形成无边界卖场,增强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感。这种创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自由、灵活的购物环境,也为商业空间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三、平谷区博物馆: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
平谷区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了一个集收藏、保管、展示、举办学术报告、科普宣传、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博物馆的改造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城市空间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协同编制模式
平谷区创新探索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协同编制模式,强化空间布局对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的有机衔接,为乡镇地区产业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五、城市更新示范项目:聚焦“五角星”
平谷区滨河街道聚焦“五角星”打造城市更新示范项目,通过对闲置空间的改造,补齐民生服务短板。这种创新模式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六、启迪绿谷创新企业加速器:打造科技企业创业热门办公场地
启迪绿谷创新企业加速器作为平谷区首家创新企业加速器,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及需求定制化服务。这种创新模式有助于推动科技企业创业,为平谷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平谷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总之,平谷区通过场地创新,不断解锁城市空间的新潜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改善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