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产业创新综合体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解析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方案(2024—2027年),全面评价其策略、目标和实施路径,为产业创新综合体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方案概述

2.1 建设背景

为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庆市制定了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方案,旨在通过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的创新生态。

2.2 功能定位

产业创新综合体具有以下功能定位:

  • 产业技术攻关的集团军:围绕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短板,凝聚创新资源,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 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站:促进各类创新资源集聚,并在成员单位间充分流动和有效配置。
  • 产业创新活动的服务器:提供从研发、测试、认证到孵化等系列创新公共服务。
  • 产业创新生态的凝聚核: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的创新生态网络。

三、发展目标

3.1 2025年目标

  • 建成10个以上聚焦于重点领域的产业创新综合体。
  • 推动整体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
  • 实施关键技术攻关任务30项以上。
  • 形成协同创新典型案例10个以上。
  •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6%。

3.2 2027年目标

  • 累计建成覆盖主导、支柱、特色优势以及潜力产业领域的综合体30个以上。
  • 推动整体研发投入强度达2.5%。
  • 实施关键技术攻关任务100项以上。
  • 形成协同创新典型案例15个以上。
  •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7%。

四、实施路径

4.1 组建产业创新综合体

  • 瞄准产业前沿和市场需求,规划建设科技型企业主导型综合体。
  • 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综合体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4.2 健全综合体建设运行机制

  • 建立健全综合体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 加强对综合体运行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4.3 强化技术创新与供给能力

  •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4.4 促进创新成果高水平转移转化

  • 建立健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 加强与国内外创新平台的合作,拓展创新资源。

4.5 赋能产业发展能级加速提升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6 提升要素支撑能力

  • 加强对综合体建设的资金、人才和政策支持。
  • 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生态的吸引力。

五、评价与展望

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
  • 创新资源配置合理,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政策支持有力,为综合体建设提供保障。

展望未来,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将取得以下成果:

  • 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 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 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方案对于推动产业创新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需不断完善方案,加强政策支持,确保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