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工务领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创新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盘点一些工务领域的技术创新案例,展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破解难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案例一:市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工作室联盟
背景:北京市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于2021年,旨在通过联合攻关,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创新点:联盟实行理事长单位轮流牵头负责制,下设技术攻关、技能传授、服务管理三个小组。通过吸引近40家创新工作室加盟,有效推动联盟成员由独立创新向协同创新发展。
成果:2024年,联盟联合攻关立项达到23项,参与人数超过200人,取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2项,另有6项专利申请进入公示阶段。
案例二: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
背景:唐口煤业钻探工区区长尹德亮设计的矿用顶板钻孔排水净化装置,提高了顶板孔施工效率。
创新点:通过设计制作钻孔及攻丝一体机,维修人员对采掘类设备上的断头高强螺栓进行快速处理,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投入,提高了维修效率。
成果:该装置使用后,大型设备断头螺栓处理效率提升了5倍,每月节省人工3个,年可节省人工费用8.2万元。
案例三: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背景: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研究,攻克现场难题。
创新点:以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为工程依托,采用高频破碎锤、洗挖头联合开挖方法,以及超深管径综合降水技术、旋喷桩法等施工关键技术,实现了泥质粉砂岩深层降水。
成果:攻克了泥质粉砂岩深层降水的世界难题,确保青秀山站实现优质、安全、绿色建设。
案例四:轻烃厂
背景:轻烃厂成功研发出ZFP3000A干粉灭火装置模拟操作系统,破解了长期困扰企业的消防培训难题。
创新点:创新性地引入3D仿真技术,成功开发ZFP3000A模拟操作系统,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培训。
成果:降低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让昂贵培训变成了随时随地”的智能练兵场。
案例五:山西五建集团
背景:山西五建集团以大同市平城区第十八小学校和阳校区项目为施工技术创新的案例实践。
创新点:通过工艺优化与专利转化,实现工效提升60%,主体工期缩短45天。
成果:彰显了技术攻关与绿色施工的深度融合,为大同市教育基建高质量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
技术创新是破解工务难题的关键。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还能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为我国工务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