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经济、社会等因素的限制,传统金融服务往往难以全面覆盖,导致农民和农企在融资方面面临诸多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金融服务创新在农村融资中的应用,以期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农村融资难题分析
1. 抵押物不足
农村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农民和农企往往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导致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2. 信用体系不完善
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农民和农企的信用记录难以得到有效评估,影响融资渠道。
3. 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导致农民和农企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
二、金融服务创新之道
1. 建设隐私计算平台,实现多方数据安全融合
利用隐私计算技术,将遥感识别数据、农户个人授权数据和农业农村部的农村土地基础数据、承包数据、农业生产活动等公共数据安全汇集进行联合建模。这有助于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风险。
2. 多源数据建模分析,实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深入挖掘农田遥感数据在预测农作物种植面积、品种、成熟程度和收成方面的价值,结合农户个人授信数据及全量地图数据匹配分析,实时掌握农户种植农田的真实经营情况,用于农业信贷授信评估。
3. 创新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直接支持、带动支持、培育支持”的思路,创新服务模式。如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等形式给予优先支持,逐步形成再贷款银行担保公司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成员”的支持模式。
4. 利用数字金融技术,填补农村金融缺口
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成功解决了风险识别和服务门槛高等难题,推动信贷综合信息服务向农村市场延伸。
三、案例分析
1. 好分期助力新农人逐梦采摘园
山西晋中薛素芳是一名新农人,通过好分期平台成功获得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实现采摘园的顺利运营。
2. 河南农担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河南农担公司通过构建新型政银担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有效缓解融资难题。
四、总结
金融服务创新是破解农村融资难题的关键。通过多方数据融合、多源数据建模分析、创新服务模式以及利用数字金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