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村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和创新性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治理难题,如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村民原子化等。本文将从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模式和实践出发,探讨如何破解农村治理难题。
一、创新社会治理理念
树立城乡社会一体化治理思维: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将农村社会治理纳入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注重群众参与: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政经分离”治理模式:剥离村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明确村级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职责,实现治理专业化。
“三务一监督”模式:村级党组织以党务、政务、服务和监督工作为重点,回归党建主业,对辖区内的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等进行领导、监督。
“枫桥经验”模式:借鉴浙江枫桥的社会治理经验,构建镇、区、村三级治理平台,吸纳民间力量协同治理,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创新社会治理实践
“积分制”模式:将乡村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相结合,通过积分评价和奖励,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大数据智能化治理:借鉴重庆石柱县的经验,将大数据智能化与枫桥经验相结合,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
“民宅回租”模式:针对大城市近郊农村治理难题,创新“民宅回租”模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四、案例分析
以永联村为例,其通过创新村级物业、创设民宅回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成功破解了超大城市中的近郊农村治理难题。
五、结语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从理念、模式和实践等多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破解农村治理难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