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社区信用难题层出不穷,如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信用应用场景单一、居民参与度低等。本文将通过对多个创新案例的深度解析,探讨如何破解社区信用难题。
一、相城区果园社区:“信用社区+大数据”治理新模式
1.1 案例背景
相城区果园社区作为动迁安置社区,以信用社区建设为抓手,创新打造以数智化为底座的信用社区模型。
1.2 案例解析
- 信用积分机制:建立“果园信用积分”守信激励应用机制,让信用建设与辖区居民、商户创业发展相结合。
- 数据共享:建立线上信用档案,形成涵盖社区居民、车辆、房屋等各要素的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 多方协作:联合多方人员快速应对突发事件,提升社区基层服务的工作精度与温度。
二、天平街道:红色信用联盟 共建精致社区
2.1 案例背景
天平街道岩庄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破解社区治理短板和难题的有效抓手。
2.2 案例解析
- 党建引领:党员干部主动入户宣传,征求意见,组织召开为民协商会议,为信用体系建设积累群众基础。
- 诚信联盟:发动沿街商铺参与社区信用体系建设,为信用积分高的社区居民提供优惠服务。
- 助推重点工作:将信用体系建设与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人口普查、困难党员群众帮扶等重点工作相结合。
三、成都市大邑县:信用社区守信践诺体系
3.1 案例背景
大邑县以信用承诺为抓手,在汪安社区创新打造34N信用社区守信践诺体系。
3.2 案例解析
- 信用承诺公约:结合村规民约,制定社区信用承诺公约,建立社区信用管理标准规范。
- 数字赋能:引入成都交子金控集团,依托交子信用平台创新打造信用汪安社区智慧应用模块。
- 践诺奖励:村民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社区环境改善、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中获得信用积分。
四、琼山区:创业贷款+信用社区
4.1 案例背景
琼山区国兴街道米铺社区实施创业贷款信用社区项目,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解难题。
4.2 案例解析
- 信用评价:通过系统查、社区评、群众提的方式,对辖区居民群众开展授信体验服务。
- 信用贷款:依托信用社区,解决创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担保难问题,缩减贷款时间和环节。
五、瓜沥七彩社区:“信用+未来社区”
5.1 案例背景
瓜沥七彩社区创新探索信用未来社区新路径,获评杭州市十大信用典型案例。
5.2 案例解析
- 数字化平台: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打造信用社区数字化平台。
- 守信激励机制:建立红蓝信用积分体系、构建信用等级评定机制、拓宽信用积分线下应用范围。
- 信用应用场景:创新实施信用金融信贷、信用公共服务、信用物业管理、信用商户管理。
六、信义东昌府:信义社区治理模式
6.1 案例背景
柳园街道在落实信义东昌府品牌建设,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和新方法。
6.2 案例解析
- 党建引领:明确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全过程信义体系建设为载体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思路。
- 信义应用场景:丰富信义应用场景,将信义软约束转化为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的硬抓手。
- 激励措施:在行政审批、信用贷款、购物优惠、项目扶持等方面对积分等级高的个人和市场主体实施联合激励措施。
七、宝安区:“智慧社区”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7.1 案例背景
宝安区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社区治理特色基地工作。
7.2 案例解析
- 智慧平台:构建1个智慧平台N个应用场景治理模式,建立物联视联智联互联一网统管体系。
- 党建引领:通过党组织下沉到户到人,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智慧管控系统、智慧宝安政务服务综合系统。
- 多元共治:深化党建引领广大群众共建共治、各类组织积极协同,运用宝安区大数据中心资源。
八、垦利区垦利街道:“信用+”推动“美德+”
8.1 案例背景
垦利街道胜锦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受益为目标,坚持做好信用体系建设与美德健康生活相结合。
8.2 案例解析
- 信用平台:打造信用平台,链接本社区周围商铺,引导居民提高信用积分去换取优惠。
- 志愿服务:以社会信用体系为抓手,以弘扬雷锋精神为核心,号召多元力量加入到繁花胜锦志愿服务队中来。
- 网格治理:将信用元素与网格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一花一网格一格一特色的百花网格特色品牌。
九、淄博张店:信用赋能商户自治
9.1 案例背景
淄博市张店区齐悦国际社区创新实施信用积分赋能,撬动商户自治的内生动力。
9.2 案例解析
- 信用积分管理:将商户自治联盟里的145家商铺统一纳入社区信用积分管理体系,细化评分标准。
- 评星定级:每半年,按照分数管理,评出最美商户,激发商户自治的积极性。
- 信用应用场景:商户还可以认领社区服务项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信用积分。
十、文庙街道锦绣城社区:“信用+红色物业”
10.1 案例背景
锦绣城社区以开展红色物业提升攻坚行动为抓手,创新探索实施信用红色物业服务形式。
10.2 案例解析
- 完善组织链:健全组织体系,夯实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体系。
- 延伸治理链:充分发挥楼长、单元长、社区网格员的前哨探头作用,广泛搜集居民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 拓展服务链:建立由社区党委牵头,红色物业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多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宣传信用积分兑换规则。
总结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以上创新案例的深度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和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