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构建多元化创新生态

1.1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 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 例如,企业可以与贵州大学、遵义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解决用工需求。

1.2 拓展外部创新资源

  • 积极引进外部创新资源,如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
  • 例如,企知道科创大模型汇集全球企业数据、期刊论文数据、专利数据等,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科创服务。

2.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2.1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 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 例如,瓮安县通过组织招聘会,为企业解决用工需求。

2.2 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

  • 建立内部培训体系,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 例如,武汉市工商联创办武汉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学院,为民营经济人士提供培训。

3. 优化创新资金支持

3.1 完善融资服务体系

  • 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政府基金、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等。
  • 例如,瓮安县搭建政银企对接交流平台,协助企业申报信贷融资。

3.2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 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推出的17N惠企科技政策,重点为企业宣传解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归集加计扣除等政策。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1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 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例如,平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平罗县知识产权托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

4.2 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 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知识产权资助项目,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专利转化运用。
  • 例如,平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企业宣传2025年知识产权相关政策。

5. 构建协同创新网络

5.1 搭建跨区域创新合作平台

  • 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 例如,武汉市工商联参与指导的同心赋能·科创融链科技创新供应链首场对接会,旨在为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5.2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 鼓励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服务中心协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针对有色冶金、农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关键技术难题,面向全国高校院所公开发榜,成功吸引中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参与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