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工会积极探索服务职工的新路径,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国工会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将从山东工会的创新实践出发,详细展示其服务职工的新路径和取得的成果。

一、创新实践:服务职工新路径

1. “五彩工会”品牌建设

山东港口威海港有限公司工会通过“红色、蓝色、橙色、金色、绿色”五个方面,合力建设“五彩工会”品牌,为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

  • 红色服务: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政治建设。通过开展“党的二十大微课堂”、“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等主题宣贯活动,引导职工学习先进典型,提升政治素养。
  • 蓝色服务:创新开展“工会主席接待日”活动,畅通民主渠道,保障职工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橙色服务:建设“橙色之家”,聚力关爱职工。设立“跑腿娘家人”,为职工提供贴心服务,营造浓厚人文关怀氛围。
  • 金色服务:聚焦产业创新,培养“金领”人才。通过岗位练兵、师徒结对等方式,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绿色服务:关注职工健康,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健康查体、义诊活动,为职工提供专业诊疗服务,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2. 工人文化宫创新服务模式

山东济宁邹城市工人文化宫积极探索“互联网+工会服务”新模式,打造高水平示范性职工服务综合体。

  • 功能布局优化:规划“一核六区”功能区,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提供文体活动、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 服务模式创新:采取“齐鲁工会”APP预约和线下预约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平均每天服务约350人,年度服务职工人数达9万人。
  • 活动内容丰富:开展茶艺培训、象棋比赛、政策宣讲、读书活动等,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职工生活质量。

3. 工会驿站智能化运维模式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总工会深化落实“工会驿站新双15工程”,探索创新工会驿站智能化建站运维模式。

  • 大数据选址:利用大数据分析,合理布局工会驿站,确保驿站人气和服务覆盖面。
  • 矩阵化管理:建立“区总工会-街道总工会-基层工会”三级联动机制,联合爱心企业、商户等,保证驿站高效运行。
  • 项目化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参与驿站运维,打造“一站一品”服务格局,持续开展特色服务活动,惠及职工群众3.5万人次。
  • 示范化引领:通过星级驿站评比,总结推广先进做法,提升驿站服务质效,打造服务职工的亮丽品牌。

4. 工人文化宫与职工“双向奔赴”

山东聊城莘县工人文化宫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实现与职工群众的“双向奔赴”。

  • 一宫一品,特色纷呈:各工人文化宫结合本地特色和职工需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如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每周一讲”、胶州市的“一刻钟文化服务圈”等。
  • 精准服务,接地气:济南市历下区工人文化宫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职工需求,制定服务清单,精准服务职工。
  • 数据分析,优化服务:通过分析活动参与率、满意度等数据,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二、成果展示:服务职工新成效

1. 职工满意度提升

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山东工会服务职工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显著提升,职工满意度不断提高。如威海港工会通过“五彩工会”品牌建设,职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职工对工会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2. 职工技能水平提升

通过岗位练兵、技能培训等活动,职工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技术能手和行业状元,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如威海港工会在岗位练兵方案中设置师徒结对环节,培养了一批“岗岗通,岗岗强”的后起之秀。

3. 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通过工人文化宫等平台,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如邹城市工人文化宫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参与职工群众达1.3万余人,成为职工喜爱的精神文化新家园。

4. 工会影响力增强

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山东工会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职工信赖的“娘家人”。如济南市市中区总工会通过“工会驿站+”模式,服务惠及职工群众3.5万人次,打造了服务职工的亮丽品牌。

结语

山东工会的创新实践,为全国工会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