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失业者重新融入社会,实现再就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失业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失业救助模式面临挑战。本文将通过分析多个创新案例,解码就业困境破局之道,为失业救助提供新思路。
一、精准识别,构建就业帮扶数据库
1.1 精准识别失业人员
精准识别是就业帮扶的第一步。通过建立县镇村三级动态监测体系,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实地走访,精准定位有劳动能力与就业意愿的未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从被动申请救助到主动发现帮扶需求的转变。
1.2 构建就业帮扶数据库
依托民政、乡村振兴、医保等多部门数据交叉比对,结合走访调查,建立就业帮扶数据库,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多元化帮扶,助力困难群体就业增收
2.1 打造培训岗位全链条服务
设立帮扶课堂,开展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等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困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各镇街设置就业驿站,为培训后的困难群众提供岗位推荐联络服务。
2.2 鼓励企业参与帮扶
企业参与帮扶,提供原料上门、成品回收服务,成功就业后,困难群众人均月增收500—1000元。
2.3 宣传成功就业模范人物
通过媒体平台宣传成功就业的模范人物,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鼓励更多人积极就业。
三、消除后顾之忧,建立监测兜底长效机制
3.1 推行就业跟踪两年行动
对就业的救助对象落实6—12个月低保渐退政策,实施就业成本抵扣,核算家庭收入时扣除必要就业成本。
3.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对因失业、疾病等再次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立即启动临时救助响应,多管齐下,有效激发困难人员依靠自身努力脱困解困的积极性。
四、案例分析
4.1 高唐县“救助就业”融合模式
高唐县通过实施“救助就业”融合模式,帮助低保、特困群体端稳就业饭碗,走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新路径。
4.2 长宁区“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机制
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通过15分钟就业服务圈失业动态监测,启动“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机制,成功助其实现高质量再就业。
4.3 椿树街道“岗位猎人”式主动出击
椿树街道以精准服务为笔,为失业居民描绘出再启航的新路径,通过岗位猎人式主动出击与个性化帮扶,助力求职者成功找到心仪岗位。
4.4 静安区“学业就业”自立脱困双擎驱动
静安区民政局创新构建“学业支持就业帮扶”双擎驱动模式,推动社会救助从兜底保障向赋能发展转型升级。
4.5 菏泽市“点线网”多维就业服务体系
菏泽市人社局构建“点线网”多维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应需求、服务发展的就业工作路径。
五、总结
失业救助新路径需要从精准识别、多元化帮扶、消除后顾之忧等方面入手,通过创新案例解码就业困境破局之道。在实践过程中,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借鉴成功经验,探索出适合本地的失业救助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