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国科技创新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揭秘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的自主创新之路。
1. 电力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鹂表示,电力装机由2005年的5.2亿千瓦上升到2010年的9.5亿千瓦,其中80%以上是国产机组。
1.1 火电和水电装备的提升
火电和水电合计占我国总装机容量近96%。为了实现电力发展目标,我国不断加大对火电和水电装备的投入,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1.2 三峡工程的建设
三峡工程的建成不仅意味着我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更为重要的是在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电力装备企业不断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2. 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航天、高铁、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2.1 航天技术
太行发动机、神舟系列飞船、天空一号、北斗系列等航天产品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
2.2 高铁技术
我国高铁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虽然不久前出现事故,但技术本身仍处于领先水平。
2.3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
我国计算机、通讯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
3. 农业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杂交油菜等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
3.1 粮食单产大幅提高
通过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每亩68.6公斤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的310公斤,粮食总产从1亿吨增加到4.8亿吨。
3.2 养殖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出优质高效配合饲料和集约化养殖技术,以及重大疫病高效疫苗,我国养殖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4.1 政府引导和管理
政府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发挥引导和管理的职能,从体制上、机制上为自主创新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4.2 企业主体意识
企业树立主体意识,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强关键技术的开发,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把打造自主品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作为企业的目标。
结论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