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实现作文的创新。思维定势,即人们对于某一类事物或问题的固定看法和思维模式,它有时会限制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打破这种定势,走上作文创新之道呢?
一、了解思维定势的成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思维定势的成因。思维定势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教育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重复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倾向于采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 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东方文化注重和谐、中庸,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
- 个人经历的影响: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等都会对思维模式产生影响。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拓宽阅读视野:阅读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例如,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科幻小说、哲学著作等,这些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观点。
鼓励质疑精神: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思考和实践中提出问题,并对已有观点进行质疑。例如,在阅读一篇作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
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等,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激发创新思维。
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拓展思维空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从而突破思维定势。
三、作文创新的具体实践
题材创新:鼓励学生选择新颖的题材进行作文创作。例如,可以让学生以未来科技、环境保护等为主题进行创作。
结构创新:打破传统的作文结构,尝试采用新颖的结构形式。例如,可以采用日记体、书信体、童话体等进行作文创作。
语言创新:在语言表达上,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观点创新:在作文中提出独特的观点,敢于对传统观念进行质疑和反思。
四、总结
总之,突破思维定势,实现作文创新,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拓宽阅读视野、鼓励质疑精神、开展实践活动、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走上作文创新之道。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