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以创新为驱动,试验为先,谱写着改革的新篇章。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中山都在积极探索,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营商环境改革,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山火炬高新区作为广东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单位之一,通过服务提效、项目攻坚、数字赋能、金融护航等系统性举措,构建民营经济发展优质生态圈。截至2024年,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突破5万户,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1. 创新服务机制,构建企业服务全链条

中山火炬高新区创新建立“1N”服务矩阵,推动服务资源集成化、响应体系高效化。建成一站式、集成式企业服务中心,形成企业诉求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效果评价的闭环流程。

2. 提速项目建设,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以项目为王为导向,强化全周期要素保障,推动产业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效。建立“标准地”储备库,实现工业用地净地出让预审指导全覆盖,项目开工审批时限由15天压缩至3个工作日。

3. 强化金融赋能,拓宽企业融资新渠道

擦亮科技金融“金字招牌”,构建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双轮支撑体系,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在IPO审核趋严背景下,支持民营领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推动弘景光电2024年10月深交所过会,于今年3月18日成功登陆创业板。

二、中医药改革,传承创新发展

中山推进中医药改革,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地。实施“610”的试点路径,即围绕构建技术传承、人才发展、服务模式、管理体系、产业发展、文化传播等6大创新高地,推进中医药经验技术传承、科研创新、人才队伍、诊疗服务、智慧中医药、中医医保支付等10大重点建设项目。

1. 优化中医药服务和人才体系

提升中医药服务可及性,优化服务体系布局,挂牌成立中山市中医药局,提升中医药管理和服务效能。中山市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地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医院挂牌运作。

2. 创新中医药防治康一体化模式

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医药防治康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创新,出台全国首个中医药防治康一体化技术标准、中医药防治康中心等级评价标准。

三、城市新定位,融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赋予中山全新的城市定位: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1. 构建外联内通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高标准规划建设外联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深中半小时、湾区一小时通行圈。

2. 推进深中科技创新一体化

抢抓历史机遇,中山以深圳研发中山制造为主线,围绕新时代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技术创新需求,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发深中两地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内生动力。

四、结语

中山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山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试验为先,谱写改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