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海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进程中,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工作,将其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通过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搭建创新平台、强化技能培训、营造创新氛围等一系列举措,威海市成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政策引领:构建职工创新的支持体系

威海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职工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职工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1. 健全创新激励机制

威海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活力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职工创新成果的产权归属、收益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创新奖励制度,对优秀创新成果和个人给予重奖。这些政策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完善创新投入机制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职工创新活动,包括创新项目资助、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创新项目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为职工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二、平台搭建:打造职工创新的广阔舞台

威海市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为职工创新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资源。

1. 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

在各企业广泛推开“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以劳模、工匠和技术骨干为核心,吸纳广大职工参与,形成集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经验交流于一体的创新阵地。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1000多家,成为职工创新的重要平台。

2. 构建“职工创新联盟”

打破企业界限,组建跨行业、跨区域的职工创新联盟,促进创新资源共享、技术难题共克。通过联合攻关、抱团发展,形成更有效的基础技术成果,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助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三、技能提升:夯实职工创新的坚实基础

威海市高度重视职工技能素质提升,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为职工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1. 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计划

制定并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每年培训职工30多万人次,推动职工技能水平整体提升。

2. 强化技师队伍建设

注重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对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技师给予重奖,并优先推荐参与政府特殊津贴评选。目前,全市拥有高技能人才5万余人,成为职工创新的骨干力量。

四、氛围营造:激发职工创新的内生动力

威海市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职工创新的内生动力。

1. 弘扬工匠精神

广泛宣传工匠精神,树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价值导向。通过评选“威海工匠”、“技术能手”等活动,表彰在生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职工,激励广大职工争当创新先锋。

2. 开展创新文化建设

在企业广泛开展创新文化建设,鼓励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活动。通过举办创新论坛、创新成果展示会等活动,传播创新理念,激发创新思维。

五、成果转化:推动职工创新的经济效益

威海市注重推动职工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将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1. 建立成果转化平台

建立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为企业与创新成果对接提供便利。通过举办科技成果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促进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2. 推动产学研合作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总工会发挥“技术红娘”作用,牵线搭桥,促进校企技术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人才短板。

六、未来展望:持续深化职工创新工作

威海市将继续深化职工创新工作,不断提升职工创新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1.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健全完善职工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更加灵活高效的创新管理模式,激发职工创新的持久活力。

2. 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持续加大职工创新的资金投入,确保创新工作有充足的保障。同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职工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3. 扩大创新覆盖面

推动职工创新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不仅局限于制造业,还要延伸到服务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实现全员创新、全行业创新。

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技术,推动职工创新与国际接轨。鼓励职工参与国际性技能竞赛和创新交流活动,提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结语

威海市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成功打造了职工创新引擎,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未来,威海市将继续深化职工创新工作,不断提升职工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