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人大作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创新,致力于打造基层民主新典范。以下将从制度创新、实践赋能、长效提质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湘东区人大的探索与实践。
一、制度创新:构建基层人大工作规范体系
湘东区人大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构建具有示范意义的基层人大工作规范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制定“两规则四办法”:规范主席团议事规则、人大会议事规则及代表履职、监督、联系群众等四项配套办法,形成覆盖会议组织、监督评议、调研视察等全流程的制度闭环。
推行“633”工作机制:通过三级清单明确工作靶向,严格执行“六个一”:每月开展一次学习培训、一次群众接待日活动,半年组织一次执法检查、一次视察调研,一年开展一次对人大代表的履职测评、一次对本级政府及部门的评议。
实行“三个一”工作要求:要求所有乡人大代表做到一个月联系一次选区固定联系群众,一个季度开展一次网格走访,一届进行一次述职。
二、实践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湘东区人大通过实践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具体措施如下:
开展人大代表履职培训:一季度开展3场次代表培训,覆盖率达100%,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3·15”接待日收集的整治婚丧大操大办”建议,推动政府将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振兴专项工作。
清单化管理“软任务”: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三、长效提质:持续优化和执行
湘东区人大注重长效提质,持续优化和执行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问题台账、交办台账和答复台账:针对代表视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限,跟踪督促落实。
优化代表履职平台:狠抓江西数字人大”推广应用,实现代表建议在线提交、办理进度在线查询、办理结果在线评价。
强化学习培训: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人大干部队伍。
湘东区人大的探索与创新,为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湘东区人大将继续努力,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