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这座位于湖北省南部的城市,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咸宁市正逐步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城市转型为科技创新的先锋,展现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
咸宁市坚持将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紧密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努力构建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结构优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这一战略的实施,旨在推动咸宁市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展现担当和作为。
1. 强化区域创新建设
咸宁市全面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实现科技共兴、产业共聚、载体共建、资源共享、生态共筑。通过全域布局创新引擎,持续推动全域创新空间布局优化,增强要素集聚吸引力,强化内生发展驱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 聚力科技企业培育
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双倍增”计划,做大做强科技企业群体。2023年,咸宁市组织29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240家,申报量和通过量均创历史新高。
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优化
咸宁市建强13家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统筹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形成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内外联动创新平台格局。这些平台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咸宁高新区
咸宁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主战场,规划建设咸宁科技创新中心,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目前,咸宁国家高新区在湖北省排名第五,且2018年考核排名可确保进入全国百强高新区。
2. 产学研衔接创新平台
咸宁市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智能机电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衔接创新平台,紧盯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
三、人才引进与培养
咸宁市实施新一轮重大引才育才行动,开设一线城市和重点院校引才专列”,精准引进一批重点产业紧缺高层次人才。同时,深入实施南鄂英才计划”,持续举办南鄂杯”高创赛、院士专家咸宁行”等活动,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领军型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四、创新活力激发
咸宁市健全完善咸宁高新区、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五、未来发展展望
咸宁市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咸宁市将在以下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支持企业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升级冶金建材、机电制造、森工造纸、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
2. 绿色新兴产业培育
统筹推进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发展,全力打造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5大千亿产业。
3. 质量强市建设
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质量强市,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咸宁市正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建设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为湖北建设科技强省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咸宁贡献。未来,咸宁市必将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实现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