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县域经济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将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县域经济创新发展之道。
一、宁国市: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宁国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新质生产力集聚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1.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宁国市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与资本赋能,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2024年,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总数达192家。
2. 研发平台建设
出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奖励等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3.42%。
3. 产学研融合
积极畅通企业融资渠道,与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推出科技贷业务,为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9000万元。
二、扶风县: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支点
扶风县以“一口香”臊子面为主的特色产业为核心支点,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文化赋值
高标准编制《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构建美食文旅产业框架,投资51.83亿元建成15个文旅项目。
2. 产业链重构
开发一碗面千年文化体验线路,创新沉浸式非遗展演与智慧旅游系统,建成宝鸡市首家智慧旅游数据中心。
3. 数字赋能
运用网红直播、美食品鉴等新媒体矩阵,形成线下体验线上传播闭环,实现线上交易额25.24亿元。
三、长武县:以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为核心
长武县立足能化产业优势,以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为核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产业链条延伸
推动能化产业提质增效,原煤年产量达到1749万吨,发电51亿度,生产甲醇60万吨,产业年产值超150亿元。
2. 园区承载平台建设
构建一区三园发展格局,投资7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标准化厂房13万平方米,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3. 产业链拓展延伸
立足煤炭转化下游产业,培育高端精细化工产业,推进甲醇制甘氨酸、乙二胺等高附加值项目。
四、启示
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各地县域经济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特色产业是发展基石: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赋能是重要手段: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绿色转型是必然趋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县域经济创新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特色产业为发展基石,以数字赋能和绿色转型为重要手段,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