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县域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普遍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本文将深入分析县域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县域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一、县域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1. 创新观念落后

县域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普遍不足,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企业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认识不到创新投入同样能带来和资本、人力、物力等投入相同的产值增加、收入增加。

2. 行业限制严重

民营企业被限制在竞争性产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建材、商贸、餐饮、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链初端,无法进入电力、水利、铁路、石油、金融等领域。

3. 创新体系滞后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现有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网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窄,功能不完善,服务能力弱。

二、县域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创新意识培养

企业应加强创新意识培养,提高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通过举办创新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员工创新意识。

2. 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应鼓励县域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引导企业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3.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投入,完善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和覆盖面。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 人才引进与培养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通过设立人才引进基金、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

5. 资金支持

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县域企业创新发展。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县域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6. 政策扶持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税收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三、案例分析

1. 沁阳市探索科创新机制

沁阳市抓住河南重建重振科学院的机遇,建平台、引人才、育技术,成功打造了“搬不走的科学院”,摸索出企业出题、团队答卷、成果共享”的县域产学研用新模式。

2. 永州市破解县域科技创新难题

永州市试行县级法人科技特派员和自然人科技特派员双轨制选派机制,实现潇湘要素大市场市区工作站、创新创业平台、科技型企业知识信用价值贷款风险补偿的全覆盖。

3. 我市“四改”举措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实施政策找人”精准指导”重点孵化”分县包联”等举措,不断加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四、结论

县域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创新意识培养、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人才引进与培养、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措施,可以有效破解县域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