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这座位于中国中部的城市,正以其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新引擎。近年来,郑州市政府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目光。本文将深入探讨郑州如何通过融创新郑,打造成为中部崛起新引擎和创新驱动未来城。

一、创新招商模式,打造聚商新平台

1. 政媒企三方合力,推动产业集聚

郑州市政府携手上海证券报,举办了长三角上市企业郑州行活动,吸引了超过60家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上市公司、优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参加。这种政媒企三方合力的创新招商模式,不仅提升了招商引资的效率,还促进了产业集聚和跨界融合。

2. 依托资本市场,拓宽招商渠道

通过依托上海证券报这一开放、分享、共赢的资本市场服务平台,郑州市政府一次性邀请了60多家优强企业和金融机构赴郑,相当于过去一年邀请的企业数量。这种创新的招商方式,不仅拓宽了招商渠道,还提高了招商质量。

二、金融创新助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转变授信思维,支持科创企业

郑州银行积极转变传统授信思维,围绕研发投入、专利质量、研发团队稳定性、技术影响力等多维度量化企业科创能力,构建科创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优化迭代科创金融产品。截至2024年9月30日,郑州银行在全省范围内的政策性科创金融贷款累计投放937.26亿元,累计支持各类科创企业4710家。

2. 优化金融供给,发力全生命周期服务

郑州银行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围绕打造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量身定制多款科创金融产品,构建“四链融合”特色运营模式,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有效融合,为创新能力强、有市场潜力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南北联动,共谋产业发展新机遇

1.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组团寻机

以“致敬企业家 新质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在河南郑州举办。上海证券报携手超40家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来到郑州,分赴新郑市、郑州金水区、高新区等地实地调研优势产业,并举办郑州&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交流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与地方政府、郑州上市公司深度交流,共同探寻投资机遇。

2. 产业合作深入推进,投资布局力度加大

随着郑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的深入推进,产业交流、企业合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把郑州作为重要投资目的地,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不断加大在郑州的投资布局力度。

四、创新驱动,挺起中部脊梁

1. 产业结构加速进阶翻新

中部地区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加速进阶升级,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郑州的汽车年产量历史性突破100万辆大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5.4%、17.1%。

2. 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

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蜘蛛车”等创新产品,逆势增长,销售额保持了40%左右的增速。依靠创新,安徽光储产业在规模、产能等醒目标签之外,还布局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前景广阔的新路线。

五、新现象新机遇,中部崛起未来可期

1. 新质生产力激发强劲动能

5G网络凭借其高速率、低时延的特性,不仅能够使机械臂、无人车的实时操控成为可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提质增效的新活力;还能彰显人文关怀,减轻高危、高污染环境对工人的影响,提升冷门岗位的吸引力,有效缓解部分行业用工短缺问题。

2. 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中部地区正以强劲的势头实现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智慧工厂、智慧供暖等标杆性案例,展现了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 “黑科技”引领绿色转型

卫星遥感、大数据、无人机等前沿技术正在全力护航中部地区绿色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态保护的效率和精准度,也为中部地区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展现了中部地区在国家生态战略中的担当与作为。

结语

郑州,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通过融创新郑,郑州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为中部地区的崛起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郑州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成为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