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制造业研发动力背后的秘密,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一、研发投入与政策支持
1.1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是制造业创新的基础。根据[6]数据,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2.9%,显示出我国在研发投入上的持续增加。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在销售额中的比重。
1.2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推动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例如,江苏制造企业研发费用减税新政的实施,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10]
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1 企业研发机构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根据[1],广东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已全部设立研发机构。
2.2 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应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三、产业链协同创新
3.1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例如,中创新航牵头创建省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产业链研发创新能力提供重要平台。[4]
3.2 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内企业可以共享资源、信息和技术,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四、人才培养与引进
4.1 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研发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4.2 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例如,宁波设立了科创甬江2035重大专项,鼓励企业开展联合创新,为企业提供资金保障。[5]
五、总结
制造业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研发投入、政策支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通过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