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创新乡村: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田园新篇章
在宁波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鄞州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前瞻性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之路。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绘制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新篇章。
一、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鄞州区的乡村振兴之路,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湾底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个村庄,党员干部带头干,老书记吴祖楣一干就是40年,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个吃亏”精神,即气力吃亏得起、闲话吃亏得起、钞票吃亏得起,带领湾底村闯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农旅结合的新路。湾底村的净资产已达到12亿元,集体年可用资金4458万元,成为了鄞州乡村振兴的典范。
二、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的经济引擎
鄞州区积极探索“接二连三”的农业发展之路,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湾底村以未来乡村建设为契机,做强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智能玻璃温室项目,推广农业生产数字化监测远程调控系统,让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同时,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建成植物园、天宫城堡、非遗博物馆等一批休闲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为村庄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城乡融合,构建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鄞州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湾底村自筹资金2亿元,拆掉旧房,建起新房,打造了涵盖文化、医疗、教育、娱乐等综合服务的“五分钟生活圈”。2022年,湾底村获评省级未来乡村,2023年,村里一次性加装了67部电梯,让村民过上了“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
四、文化赋能,提升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鄞州区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东钱湖镇城杨村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这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的团队指导村民进行艺术乡村建设,点燃了村民们艺术创作的热情。村民俞振飞用1500斤竹子编织成直径6米的巨型草帽和7米高的酒瓶,这些大型装置艺术作品成为了村里的网红地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五、生态优先,绘就乡村振兴的绿色底色
鄞州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通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乡村的生态品质。同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
鄞州区的乡村振兴之路,是一条创新发展之路,也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新篇章。鄞州区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融合为引擎,以城乡融合为格局,以文化赋能为软实力,以生态优先为绿色底色,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